新聞動態
News聚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劑有效防止養分流失
聚氨酸增效肥料是指在肥料生產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工藝加入聚合氨基酸形成的一類增效肥料。聚合氨基酸通過達到一定分子量的氨基酸聚合物具有的親水性、離子絡合性、空間結構性等特性實現影響肥料養分的存在,降低養分流失、實現作物對養分的快速、高效吸收。
肥料增效劑含有豐富且高價值活性菌,具有固氮、解磷、釋鉀功能。肥料增效劑是肥料行業的新生事物,跟高塔造粒、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一樣,也是為了順應國家提高肥料利用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應運而生的。肥料增效劑是以農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為主,配合脲酶抑制劑、氨穩定劑,再輔以生物菌劑、殺蟲劑、植物生產促進劑配制而成。微生物有機肥料增效劑與各種有機肥、農家肥等配施,顯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滿足作物各生育期養分的需求,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環境,是最佳的肥料增效產品。
聚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劑是通過微生物發酵工藝生產的一種氨基酸高分子聚合物,生產過程中,首先將甘油種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進行菌株活化。其次,活化菌株接種于液體培養基培養20小時,作為一級種子。第三,一級種子按照1%的接種比例接種于二級培養基中培養15小時。第四,二級種子按照10%的接種比例接種于發酵培養基中,發酵40小時下罐(液體產品)。最后,發酵液和載體按照1:1的比例混合,烘干即為保肥思固體產品。
肥料增效技術的研究主要有三種:第一,利用抑制劑技術控制土壤酶的活性,從而控制肥料的轉化和形態,減少損失,延長肥效期,提高利用率;第二,利用有機、無機物包膜技術,控制肥料與水分的接觸,減緩其溶解速度,從而減少流失,提高利用率;第三,利用有機高分子物質與養分離子絡合,形成有機共聚物類活性物質,提高根際養分濃度,減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前兩種技術在肥料的長效性上作用較大,可實現作物一次施肥免追肥生產,但肥料較短時間內增效性能不突出,尤其在作物生長初期效果不顯著。將聚合氨氨酸應用于肥料生產中將肥料進行改性,即屬于第三種肥料增效技術,目的在于克服普通肥料短期內養分流失過快與作物短時間內不能高效吸收利用的矛盾,提供一種能在短期內防止養分流失,提高養分利用效率,滿足作物短期內養分快速、高效吸收需要的肥料增效技術。
聚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劑具有生物相容性及對正負電離子的絡合性能,利用這一特點作為養分吸收和運輸的“泵”及“車”,將養分由土壤吸引到根際(泵),再由根運輸到葉片(車),供植物同化吸收。它具有三大功能:作為“離子泵”,可以將土壤中養分離子靜電或絡合吸附 到作物根際周圍,鎖住養分減少流失,促進吸收;作為“運輸車”, 可以將養分離子運輸到葉片,纏繞離子后減小了離子電性的影響,使養分運輸更快;作為“保水劑 ”,能夠鎖住根系周圍水分,創建根系良好的水肥微環境。
